stephen
註冊時間: 2007-04-07 文章: 47
|
發表於: 星期六 九月 15, 2007 12:47 am 文章主題: 科學家解說 賭博成癮的生理根源 |
|
|
貪賭的人,無論曾經有過如何輝煌的戰績,從概率的角度看,最後
的結果多半會輸。許多賭徒也知道自己的下場是傾家蕩產,但就是管不
住自己,一有機會就去賭。病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經過長期研究,
發現了“勾引”大部分賭徒屢賭屢輸、屢輸屢賭、越賭越大的生理原因。
研究發現,賭博能夠刺激人的大腦產生一種稱為“多巴胺”的神經
介質。神經介質是神經系統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人的神經是由多個神
經細胞連接而成的,信號從一點傳遞到另一點,需要經過神經細胞之間
的縫隙。神經系統採用釋放神經介質的方式讓信號跨過細胞之間的縫隙,
把信息傳給相鄰的神經細胞,直達執行命令的功能區域。人腦含有多種
不同的神經介質,分別負責傳遞感覺、運動、覺醒、睡眠、記憶、情緒
等各種各樣的神經信號,其中能夠讓人感到快活的神經信號,即是多巴
胺負責傳遞的。一旦嘗到多巴胺給人帶來的欣快感受,很多人都會多次
重複那種與欣快感覺相聯繫的行為。賭博恰恰可以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
病態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研究的下一個問題,就是要搞清楚在賭博這種行
為中,究竟哪種因素促成了多巴胺的釋放。贏錢?輸錢?還是打成平手?
為了尋找賭博和神經介質釋放之間關係的直接證據,瑞士科學家用
猴子來模擬人類賭博行為。實驗前,科學家給猴子大腦裝上電極,隨時
記錄猴子大腦內特定神經細胞放電的情況(哪些神經細胞放電就說明這
些細胞正在釋放神經介質)。在這項實驗中,如果釋放多巴胺的神經細
胞放電猛增,就說明猴子已經找到了“感覺”。實驗時,猴子面前設置
的電腦屏幕上可以顯出五種不同的圖案。每當某種特定圖案出現時,猴
子就有機會得到獎勵———果汁。記錄發現,如果一種圖案讓猴子根本
猜不出下一步的圖案是什麼,以及能否得到果汁獎勵時,它們分泌多巴
胺的神經細胞放電活動最頻繁,猴子也因此目不轉睛地盯電腦屏幕。
相反,如果某一特定圖案表示下面肯定有獎或肯定無獎時,它們的神經
細胞就不會產生太強的興奮。這說明期待和猜測渴望得到的結果最能激
發神經細胞興奮,使多巴胺釋放。這項研究提示人們,賭徒之所以不斷
賭博,主要緣於對下注之後結果未卜的刺激的追求。
好賭的人無論贏錢、輸錢、打平手,都會忍不住再去尋找同樣的刺
激。盡管多數人不知道多巴胺是何物,但他們知道並追求這種刺激的感
覺。吸毒和好賭都具有難以自制的成癮性,使人為了一時的快樂喪失理
智,甚至不惜以傾家蕩產為代價。不難看出,賭癮和毒癮多有相似之處。
事實上,生理學實驗已經證明,吸毒和賭博給人的欣快感覺都與刺激神
經細胞釋放多巴胺有密切的關係。 |
|